來源:新華社2022-03-23 10:37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記者余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這是我國首個氫能產業的中長期規劃。業內專家表示,規劃包含多項高"含金量"內容,首次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確定可再生能源制氫是主要發展方向。
圖為張家口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明確氫的能源屬性及氫能產業發展總體布局
氫能的發展對于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重要的意義。去年10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強氫能生產、儲存、應用關鍵技術研發、示范和規模化應用。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強調,要積極有序發展氫能源。
規劃明確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作為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明確其是我國未來多元化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說。
長期以來,氫氣被作為危化品管理,新建的制氫項目均屬于"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項目",被嚴格禁止在化工園區外新建、擴建。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規劃的發布實施,氫的能源屬性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也需出臺專門的配套文件,加強氫能作為能源的規范管理。
作為我國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規劃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包括系統構建支撐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體系;統籌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氫能多元化示范應用;加快完善氫能發展政策和制度保障體系等。
明確可再生能源制氫為主要發展方向
規劃將清潔低碳作為氫能發展的基本原則,提出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將發展重點放在可再生能源制氫,并提出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
目前我國氫氣產量超3000萬噸/年,主要是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氫等,用于生產化工產品。化石能源制氫碳排放量很高,平均制取每公斤氫氣會排放10-30公斤二氧化碳。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化石能源制氫顯然不能成為發展的主方向,可再生能源制氫將成為我國未來氫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說。
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公司氫能技術運營部副總經理董斌琦介紹,可再生能源制氫結合氫燃料電池,可以調節電網負荷和儲能,能夠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比例,減少棄水、棄風、棄光。
規劃對制氫的區域布局進行了綜合考慮,提出在焦化、氯堿、丙烷脫氫等行業集聚地區,優先利用工業副產氫,鼓勵就近消納;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逐步擴大示范規模,探索季節性儲能和電網調峰。同時,對可再生能源制氫量設定了發展目標,預計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量將達到10-20萬噸/年。
積極有序發展氫能源 注重規模效益同步增長
作為一項重要的清潔能源,氫能在得到積極發展的同時,也需實現有序發展,"一哄而上"忽視項目可行性并不可取。
"發展氫能產業需要先示范后推廣,不能出現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和重復投資建設。"張曉強說。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看來,各地不能盲目上馬氫能項目。"發展氫能是個長期的事業,并不是馬上就能實現高產值高收益的。"他說,"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工程,目前適宜發展氫能的地區需要可再生能源豐富、科技實力強、資金實力強、有龍頭企業能整合產業鏈,還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市場。"
河北省張家口市是經國務院同意設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借力2022年"綠色"冬奧契機,張家口部署實施了一批氫能項目,產業投資達200億元,初步實現氫能產業區域性集聚發展。
"張家口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豐富,并且張家口創新設計了'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的四方協作機制,電價最低可降至0.15元/度,有效降低制氫成本,為氫能產業的市場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歐陽明高說。
此外,安全是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注重安全貫穿規劃的全文,要求加強全鏈條風險預防和安全監管。
構建氫能產業創新體系 自主掌握核心技術
張曉強認為,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目前我國氫能產業的核心技術、裝備還處于"跟跑"的水平。部分核心關鍵技術、關鍵材料和裝備制造等尚未實現自主可控,一些儲運氫容器的基礎材料、加氫設備零部件仍依賴進口,安全檢測能力滯后于氫能產業發展的需要。
規劃提出,要系統構建支撐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體系,并在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創新支撐平臺,專業人才隊伍,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任務。
干勇建議,我國需重點突破下游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帶動上游制氫、儲氫、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核心技術研發,提高燃料電池耐久性和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能力,突破氫氣儲存難題和加氫站關鍵零部件的進口依賴。
"那么,我國能不能成為世界先進的氫能國家呢?我相信,通過十幾年的努力,是完全有可能的。"張曉強說。
[?責編:張佳興?]
https://tech.gmw.cn/ny/2022-03/23/content_35606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