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堿性電解水技術發展歷史
AEL電解水的歷史很長,下面用簡單的時間軸來說明電解技術的演變過程:
Paets van Troostwijk和Deimann已經演示了用靜電發生器分解水。然而,只有在1800年Volta創造的第一個強大的電池,也就是伏打柱,才有可能以一種有針對性的方式使用電解。
?
1820年,法拉第在他1834年才發表的科學著作中,首次提到了電解水的原理。
1900年,施密特發明了第一臺工業電解槽。僅僅兩年后,就有400臺電解設備投入使用。由于對氨的高需求,電解在1920年至1930年間蓬勃發展。在加拿大和挪威建立了裝機容量為100兆瓦的工廠,主要使用水力發電作為動力源。
1924年,Noeggenrath獲得了第一臺壓力電解槽的專利,其壓力電解槽可達100 bar。
1925年,雷尼的發現對電解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檢測了電極中催化劑的活性,并使用了細粒鎳。通過將金屬鎳和金屬硅結合起來,然后用氫氧化鈉浸出硅,它能夠創造一個巨大的活性催化劑表面。
1927年,一項專利描述了鋁作為硅的替代品。鎳基電極仍然是堿性電解(AEL)的基本催化劑。
1939年,單個電解槽的產氫速度首次達到10,000 Nm3/h。
1948年,E.A. Zdansky推出了第一臺高壓工業電解槽。由于系統的效率受工作溫度的強烈影響,抗腐蝕材料被開發出來,并于1950年在120°C的AEL環境中成功地進行了測試。
1951年,Lurgi使用了Lonza的技術,并首次設計了30 bar的壓力電解槽(StatOilHydro)。
在Winsel和Justi于1954年提交了他們的Raney鎳專利后,Raney鎳在1957年被認可用于堿性電解槽(AEL)。
雷尼鎳被一種據說可以提高導電性和機械穩定性的金屬基體包圍著。新的Raney鎳催化劑降低了過電壓,并將工作溫度降低到80°C。
1967年,Costa和Grimes提出了電極排列的零間隙幾何結構,目的是通過減小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來降低電池電阻。
小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堿電解已經準備好投入市場。商用AEL系統目前已在模塊化生產,性能范圍為1-1000 Nm3/h。這相當于每個模塊消耗5.0 kW-5 MW的電力。幾個電解模塊并聯連接,以獲得更大的產氫能力。埃及阿斯旺大壩建成了最大的(無壓)AEL電解水工廠,產量為156兆瓦(相當于33,000 Nm3/h);秘魯庫斯科建成了最大的加壓電解槽廠,容量為22兆瓦(相當于4700 Nm3/h)。題外話:以此數據來看寶豐目前還不算是全球最大的?
二、PEM發展歷史
雙子座太空計劃(1962-1966)和隨后的阿波羅計劃開啟了電解研究的新篇章:聚合物膜燃料電池發展的副產品PEM電解(PEMEL)的發展。
首先,磺化聚苯乙烯被用作電解質,然后是杜邦公司(Dupont)的Nafion,一種全氟磺酸,它在潮濕時顯示出自發相分離。
在過去的六十年里,大量的開發工作已經投入到PEMEL中,導致兆瓦級別甚至范圍更大的模塊開始示范應用(例如,西門子在美因茨能源公園約2.1 MW每個模塊)。
三、高溫蒸汽電解技術發展歷史
與AEL和PEMEL相比,高溫蒸汽電解技術(HTEL)的發展滯后了一步。
近年來,許多歐盟的項目(如RelHy、Hi2H2、GrInHy等),以及清華大學(CN)、KIER (KR)、九州大學(JP)、美國能源部(DOE)的核能計劃(Nuclear Hydrogen Initiative)等的INET活動,都提高了HTEL的技術成熟度水平。第一批兆瓦級系統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建成。在歐洲,Sunfire GmbH(德國德累斯頓)和SOLIDpower S.p.a(意大利、瑞士)走在HTEL商業化的前沿。
原文始發于微信公眾號(氫眼所見):電解水制氫電解槽的發展歷史